共 3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下 潜 “ 两 殿 ” 记(潜梦卓著) 浙江缙云下潜,村民一千一百多年来一直在立庙祭祀的梁朝尚书潜佶,其实就是缙云潜姓的始祖。我在1992年看到的清代缙云县志,称此庙为“尚书殿”。壶镇下潜,因千年前的潜姓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溯好溪而上有潜明坑潜陈等,潜姓已绝迹约七百四十年了。 下潜的尚书殿位于村西北郊不远处的山边,殿正中的两尊塑像就是潜佶及其夫人。记得1992年我去尚书殿拜揭时,他们的儿子潜进与潜颖的塑像就站立于两边。 尚书殿横梁上有块清代的匾额,从右到左书“顯(显)佑侯”三个大字。匾右边从上往下书小字“道光捌年歳(岁)次臘(腊)月吉日”;匾左边从上往下落款为“弟子应文昭敬立”。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时期,群盲以“破四旧”为名,砸文物毁庙宇。据了解,殿中的清代匾额是被乡民周喜洪(如今已七十余岁)设法保存下来而逃过一劫。 经考证,“顯(显)佑侯”是宋咸淳二年(1266年),在潜说友作出显著功绩后,南宋皇帝追赐其祖先——即潜佶的儿子潜颖的功名。潜颖体格魁梧,膂力无比且武功超群,每每出征除寇而屡建功勋。封宣德大夫,仕太保高职(三公之一,一品官职)。据潜姓宗谱记载,潜姓在下潜左库金竹等地与各姓乡民互通婚姻,关系十分融洽。当时的潜颖在下潜更是威望极高,亡故后,乡民立庙宇供奉,因灵验,故香火经年不绝。 清 - 乾隆三十二年,缙云县志《令孤志》有如下记载: 潜尚书庙,县东七十里祀邑人梁尚书潜佶,其子司徒进太保颖配。 潜猛将军庙,县东七十里神捕贼数有显效,宋咸淳二年封显佑侯。 猛将桥,县东六十五里地名下潜,有石长数丈阔一丈厚五尺许,世传潜猛将手挟其石顿之成桥,旁有猛将庙。 位于下潜村西面省道公路边的紫金殿就是猛将庙,殿中有大理石碑刻为记:“资金殿”又称“猛将殿”。据《缙云县志》历代人物选编9——5986集(清代版)载:- - - - - -厉守仁敬撰。 自梁朝尚书潜佶在下潜历经十余代的繁衍生息,下潜到南宋时已具相当规模,潜姓山林田产溯好溪向上延伸。当时的下潜建有官厅,花阊门,翰林桥及规模宏大的百廿间。下潜百廿间由十一个小天井围绕一个大天井构成,房屋建筑群相互贯通连接。1997年,左库一位对村史有研究的宋公称:当时的潜姓太公很有威望,儿孙为官的很多。村边有棵大柏树和一株名贵的短毛九针松,都是潜姓太公所植。壶镇垟有名的“问松堂”药店,就是以这株松树取名,包药的纸上面就印有这株松树的图案。三年大跃进时期的1959年(《潜氏志》第1401页)被砍,砍掉时树干直径有一米多。1997年7月,潜姓后人走访下潜应子焕应盖陆及厉守仁等六七位村民时,其中还有人能口述潜姓遭宋王朝灭族的故事——百廿间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无人敢救,白垅岭头可点烟。可见当时烧杀灭族的景象之惨烈。 有史料三则如下: 一则:下潜的潜姓有一女嫁与白垅村的卢郎,下潜成了白垅的外婆家。之后,每年元宵迎龙灯,白垅村的龙灯都要迎到下潜给外婆观赏。白垅与下潜一溪之隔,那个年代要过水很不方便,外婆提议以后龙灯迎到白垅岭头,自己看到就可以了。白垅人遵外婆意,就迎到岭头为止,延续了若干年。外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行动不便,不能出门看龙灯了,白垅人迎龙灯到岭头就放鞭炮,通知外婆龙灯到了岭头。下潜这边也放鞭炮回敬,表示外婆已知道龙灯到了白垅岭头。这一每年迎灯到白垅岭头,鞭炮一放下潜就回应的习俗,一直延续了下来。 二则:下潜应姓有二个分支,其中一户应姓迁入下潜后,潜姓太公把一女嫁与应姓为妻,并把部分山林田产作为陪嫁,这户应姓得以在下潜安居乐业。这支应姓不但把潜佶看成是潜姓的太公,也把他看成是应姓的先人,故千年祭祀,直到如今。 三则:自梁朝尚书潜佶定居下潜,到南宋末年潜姓遭灭族的近300年间,下潜即出了如下一批读书成才的潜姓: 潜 进(二世),字孝鸟,号从前。潜佶长子,下潜人。登进士。知文州,仕朝散大夫,至司徒(三公之一)等官职。 潜 颖(二世),字孝猛,号从悟。潜佶次子,下潜人。登进士。历阶宣德大夫,直至太保(三公之一,一品官职)。1266年,南宋皇帝追赐“顯(显)佑侯”,配父庙。 潜 瞻(三世),字文饶,号世丰。潜进之子,下潜人。仕至宣议大夫(五品之上)。 潜 常(三世),字文恒,号世醒。潜颖之子,下潜人。后迁居贞溪塘头(今舒洪姓王村),葬十四都陈村。辟举(推荐,举荐为官)。仕至朝请大夫(正五品)。 潜 雷(八世),字崇震。下潜人。仕州判。 潜时中(九世),字万宝,号国珍。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配左库夫人宋氏,继娶应氏。1174年——1195年(志第98页)仕乐清县尉,婺州及睦州通判,直至朝议大夫(五品之上)。 潜时可(九世),字德昭,号国恩。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辟举。仕国子助教。 潜时明(九世),字恢昭,号清宁。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仕太子少保(二品)。 潜 清(九世),潜雷之子,下潜人。宋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仕婺州推官。 潜 超(十世),字元辰。潜时中之子。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1208年——1225年(志第98页)仕睦州通判。 潜 起(十世),字元星。潜时中之子。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娶左库淑女宋氏。登进士。仕太常寺(志第719页)博士(三品)。 潜 室(十世),字光明。潜时可之子。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辟举,授从仕郎。历任镇江温州建宁三府教授(州设的学官名称)。 潜复松(十世),字元亨,号守真。潜时明之子。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配夫人陶氏,娶赵氏,继娶左库宋氏。置业“潜宅庄园”于稠门。生于1208年农历二月初五,卒于1296年农历正月廿九,葬稠门。南宋尚书潜说(yue)友之父。封太子少傅。 潜承老(十一世),字端友。下潜人。仕国子学。 潜唐老(十一世),字孝友。下潜人。辟举。仕湖南帅干(湖南安抚使)。 潜光老(十一世),字恭友。下潜人。仕直徽猷阁(服务部门名称,宋政和六年——1116年,分直属图阁,直天章阁,直宝文阁,直秘阁等九阁)。 潜孝基(十一世),字君址。下潜人。仕推官(专管州府审判刑狱)。 潜孝友(十一世),字君谟。下潜人。仕修职郎(文官阶名,从正八品升修职郎。宋政和六年——1116年改登仕郎。金,元无此官名),湖州帅干。 潜尚友(十一世),字君犹。下潜人。宋咸淳(1268年)进士。仕承直郎侍班,美化书院山长,知福州府。因廉洁自律,谨慎施政,体察民众疾苦,善行好事,政绩卓著,庶民歌颂。故壶镇九松寺有碑刻录,作世代瞻仰(潜氏志280页)。 潜说友(十一世),字君高,号赤壁子。潜复松之子。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生于12 ××年;于1277年农历三月(元至元十四年),在王积翁挑拨下被李雄剖腹惨杀,农历九月十八日元世祖赐御葬十六都昌国寺后山(舒洪镇青井湾)。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进士。咸淳七年(1271年)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 潜说友历时三年编纂《咸淳临安志》百卷,被收入《四库全书》。清-阮(ruan)元的《两浙金石志》,称赞其书法是“洁光片羽,世所罕觏(gou,遇见)”。潜说友才器宏大,凡宫壸(读kun,原意宫中道路,泛指宫中事务)财用、庙堂意向、民讼曲直、物价低昂等,皆在审度之内,且应付自如。曾疏浚西湖、修葺名胜、整修街道桥梁、开地凿井、建造府署、修建仓储等,为有史以来大规模建设杭州的第一人。 潜说友体谅民情,爱护百姓,三次向朝廷申奏,给九个县的百姓减租代输。国家危难时期能中流砥柱,整肃朝政,不顾仕途安危秉公办案,惩办贪官污吏,“政事一切无所顾让”。宋皇帝御赞“赋民养军,而民不怼(dui ,怨恨);整军卫民,而民不怨,甚得治体”。宋 - 度宗皇帝连续四次奖谕潜说友治政有道,而使首府临安监狱,空无犯人。皇帝御赞“存心治本,一鉴之清。政宣治道,一衡之平。仁恩广被,黎民安生。尽忠报国,奚为好评”,“朕维念此不忘汝勋”。后升端明殿学士,封缙云郡伯。 潜祖昌(十二世),字奇祖,号秉特。潜说友之子。贞溪塘头人,祖籍下潜。生于宋淳佑壬子(淳佑十二年,1252年)农历九月廿四日(潜氏志第722页),卒于元-皇庆元年(1312年)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咸淳十年(1274年)进士。仕中宪大夫(四品)。 潜 广(十二世),字昭祖。下潜人。辟举。仕临海县尉(主管全县军事与治安)。 潜 湘(十二世),字秉潮。下潜人。辟举。仕天台县尉。 潜 隆(十二世),字秉丰。下潜人。辟举。仕秘书省教授(秘书省是官署名称,管国家藏书)。 潜 彪(十二世),字秉方。下潜人。辟举。仕处州府学(主管教育)。 潜 鼎(十二世),字秉镗。下潜人。辟举。仕武义县尉。 潜 竹(十二世),字秉箭。下潜人。辟举。仕建德县尉。 潜 释(十二世),字秉宪。下潜人。仕常州教授(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设教授为学官名称)。 可以清楚地看出,到潜姓第十一世,缙云潜姓达鼎盛时期。 从公元1174年到1274年的100年间,缙云潜姓就出了五位进士。潜清(第九世),潜起(第十一世),潜说友(第十一世),潜尚友(第十一世),潜祖昌(第十二世,说友之子)。父子进士——潜说友,潜祖昌;兄弟进士——潜说友,潜尚友,就是出在这个时期。潜姓可以自豪的讲,在那个时代与别的姓氏比潜姓人数相对较少情况下,一个种姓100年间出五位进士,是不多见的。 公元1275年(潜氏志第100页)农历四月廿四日,潜阅友被削三官,夺侍从恩数。农历五月廿一日,被贬吴益汀州,并被“藉(贱踏之意,即抄家)其家”。他实际上是被流放到江西南部边远山区,即江西赣州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一带。借此机会,南宋奸臣上下串通一气,趁机挟私报复,整个潜姓宗族几乎被杀绝。当时居住下潜的潜姓后代,从此在各次重修的潜姓宗谱上绝迹;迁居贞溪塘头(今舒洪姓王村)的潜姓被杀得也是仅剩六户,逃入与世隔绝的深山才辛免于难。 在潜姓被大屠杀一年多后,宋王朝随之灭亡。 哦 - - - - - 呵呵! 天,知,道。 潜 梦 卓 写于 2010年 清 明 节 首次发表于 凯迪网络 |
|
|
|
|
|
|
作者:
潜梦卓 发帖时间:2010/4/2 22:09:49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1966年——1976年)时期,群盲以“破四旧”为名,砸文物毁庙宇。 |
|
|
|
|
|
|
作者:
60.184.136.* 发帖时间:2010/4/19 19:29:48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好。 |
|
|
|
|
|
|
作者:
60.184.162.* 发帖时间:2010/6/23 18:32:38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时候迁到兰溪的 |
|
|
|
|
|
|
作者:
122.242.45.* 发帖时间:2010/8/21 16:51:47 |
举报 | 回复
|
|
|
|
|
|
共 3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