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情况复杂。以汉语方言粗分为官话和非官话两大类来说明。官话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和长江南岸九江与镇江之间沿江地带以及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根据语音特点又分为包括北京官话、中原官话、胶辽官话、东北官话(半岛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几个方言区。官话区域的面积占全国80%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官话方言内部的一致程度比较高。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从北京到成都、相距数千公里,两地的人通话没有多大困难(是大致上能够理解,并非完全能够听懂)。非官话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包括吴方言(江苏南部,浙江大部)、赣方言(江西大部,湖南东部,福建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湘方言(湖南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粤方言(广东大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闽方言(福建,台湾,广东的潮州、汕头,海南)、客家方言(广东省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台湾)。非官话区域比官话区域面积小,可是方言差别大,彼此一般不能通话,甚至在同一个方言区内部(例如浙南吴方言与苏南吴方言之间、福州话和厦门话之间),交谈都有困难。汉语方言之间语音上的差别最大,词汇次之,语法方面的差别最小。语音的差别在声母的繁简、辅音韵尾的多寡以及调类的区分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吴方言和部分湘方言塞音声母有浊塞音[b、d、g]、不送气清塞音[p、t、k]和送气清塞音[p'、t'、k' ]3套,官话以及其他各方言一般方言只有后2套。广州话辅音韵尾有[m、 n、ŋ、p、t、k]6个,苏州话只有[n、 ŋ、?]3个,北京话只有[n、ŋ]2个。广州话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上阴入、中阴入、阳入9个调类。北京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调类。烟台话平声不分阴阳,所以只有平声、上声、去声3个调类,是声调系统最简单的方言之一。 由于现代方言的调类与古调类之间有相当整齐的对应关系,所以通常就用平、上、去、入等古调类的名称来标记现代方言调类。要注意的是方言的调类名称相同,并不表示调值相同。例如北京话的阳平是升调(35),天津话的阳平是高平调(55),而汉口话的阳平则是曲折调(214)。 上文说汉语方言语音的差别大,词汇和语法的差别小。这是从大体上说的。从细处看,词汇和语法上相异之处也并不少。拿词汇来说,政治、文化、科学方面的词是全国性的,可是日常生活里用的词有许多是地方性的,因方言而异。拿语法来说,方言之间在词法方面的差异比较明显。例如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形式、形容词的后缀、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式、象声词的构造以及名词后缀“子”和“儿”的表示方式。例如“儿”杭州话用成音节的语素表示,而广州话和温岭话用变调表示,北方诸方言却用了将韵尾改为-r的方式等等。不同方言里有时有相当大的差别。 方言之间句法上的差别可以举“把”字句和反复问句为例。“把”字句是官话区方言里十分重要的一种句式,可是粤方言没有这种句式。例如,北京话用“把”字的句子(把衣服洗干净),广州话往往要用“动词+宾语”的说法(洗干净件衫),吴方言则是将“把”说成“拨”。在大部分官话方言里,反复问句的形式是“ V不V”(V代表动词,例如:去不去│认得不认得)。可是在某些江淮官话(南京)和西南官话(昆明)以及一部分吴方言(上海)里,反复问句的形式是“可v、啊v、格v等等”(可去│啊认得)。 |
|
|
|
|
|
|
作者:
117.39.34.* 发帖时间:2009/9/12 14:43:53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