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县桥头镇(今属慈溪)。大陆著名艺术理论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2007年被澳门科技大学聘为荣誉教授。妻子马兰。 余秋雨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并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事实上,要谈论余秋雨在中国文化界的地位,真是谈何容易。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闻名的中国美学家,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荣誉及评价
入载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国际著名学者录》、《杰出贡献者名录》以及美国传记协会的《五千世界名人录》等。 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艺术 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 就以其《文化苦旅》为例,当中一篇《沙原隐泉》,仅两千五百字,纯粹写景和抒情的散文,却写得如诗如画。此文主要内容是作者在湟县内沙漠地上,独自一人爬人沙山,然后又下山欣赏一湾清泉的过程和所见所感。文中,余秋雨是如此描绘沙山之美:“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风,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在美学家和作家的笔下,“光”、“影”、“线条”不再是一些只纯是理论没有生命的字词,郭沫若生后十分推崇余先生,常叹“吾不如也。”。 2004年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华英才编辑部等单位选为“中国十大艺术精英”和“中国文化传播座标人物”。
|
|
|
|
|
|
|
|
|
|
|
|
|
|
|
|
|
|
学术特点 语言通俗,散文小说化。作者有意识地将他的散文与小说以最好的形式结合起来,追求一种小说化的艺术效果。有利于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人读懂、接受、喜欢。其散文小说化艺术形态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其二是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余秋雨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念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把抽象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了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宏大、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文化苦旅》共有31篇,以《都江堰》最短,也有3500余字,而压卷之作《江南小镇》有9000余字。长篇散文能吞吐古今,驰骋中外,具有黄钟大吕的磅礴气势,读起来令人荡气回肠。描写、记叙、抒情与议论水乳交融,充满睿智与情趣,富含哲理。余秋雨散文的核心表达方式是议论,但有多与抒情融合,这就是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地方正是来自这种用抒情、描写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
|
|
|
|
|
|
|
|
|
|
|
|
|
|
|
|
|
他的通俗体散文迎合了当前快餐文化和肤浅式审美的受众需求。其贡献也在于播散了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其负面影响,是解构了扎实的考古训诂学风,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变得轻浮。
此外,他的学问是多学科组合,以哲学思考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重新调查、分析和整理,运用散文、议论文、杂文、剧本等多种文体,对当今社会出现的教育、文化、经济、政治、道德等等种种现象、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剖析,观点独到、有趣而且富有感染力。其擅长使用跨地域、跨时空的横向、纵向对比,常常做现场的心境模拟,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并得到启发。 |
|
|
|
|
|
|
|
|
|
|
共 2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