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严】姓起源 由庄姓得来,战国时期,楚国一位君王叫侣,死后溢号庄王。他的子孙便以庄为姓,相传到东汉时,汉明帝叫刘庄,为了避讳天子的名字,姓庄的人就改为姓严。 如果是我严家人也!多多谈谈!严家只宏伟! |
|
|
|
|
|
|
作者:
116.54.91.* 发帖时间:2010/10/16 15:37:47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严彭祖: 字公于。汉朝下邱人。精通“四书”、“五经”,对《公羊春秋》的解说尤为出名。他廉直不事权贵。人或劝其少自勉强,他说:“凡通经术,固当修行。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竟以太傅官终。 严复: 字又陵,号几道。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曾赴英国留学,入格林尼次海军大学,亲身观察英国的社会制度,研究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辨析“西学”与“中学”的异同。归国后,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执教达20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在天津《直报》先后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辟韩》等论文,主张向西方学习,提倡新学,实行改良,认为培养民力、民智、民德,是使中国富强的根本办法。禁止鸦片与缠足而崇尚武精神,废除八股而提倡西学,废除专制政治而实行君主立宪,又译述赫肯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对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曾主办天津《国闻报》。,翻译《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及《穆勒名学》、《法意》、《名学浅说》等书,较有系统地介绍和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译著有《侯官严氏丛刊》,《严译名著丛刊》等。 严庆澎: 江苏省吴县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新晚报》负责人。他业余从事文艺创作,以唐人的笔名著有《金陵春梦》,以阮朗的笔名著有《香港风情》,以颜开的笔名著有《诗人郁达夫》等小说、剧本数十种。1981年逝世,终年63岁。 严济慈: 字慕光,1901年1月23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四)生于浙江省东阳县维风乡下湖严村,1996年11月2日逝世于北京。1923年夏,严济慈以第一名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且同时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士学位,并成为东南大学第一名毕业生。1923年自费赴法国留学。于1925年夏获数理硕士学位。1927年6月,严济慈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1927年8月,严济慈回到上海,担任上海大同大学、中国公学、暨南大学和南京第四中山大学的物理、数学教授,并兼任正拟建中的中央研究院理化实业研究所筹备委员。从1929年初起,严济慈在巴黎大学光学研究所和法国科学院电磁铁实验室从事了两年研究工作,1930年底,应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之邀,接替李书华出任物理研究所所长。严济慈在领导物理学研究所工作的同时,还创建了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着力培养青年人才,开创了中国的放射化学研究。自1932年起,严济慈兼任镭学研究所所长。1935-1938年当选为法国物理学会理事,1945年6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有关学术机构讲学一年,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49年9月初,严济慈出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第一任主任兼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1955年6月1日召开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严济慈被选聘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学部委员。1961年严济慈出任科大副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科联)秘书长(1950-1958)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1958-1980)、副主席(1980-1986)、名誉主席(1986-1996),中国物理学会和中国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1988年,他获得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的军官级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96年11月2日严济慈因病逝世于北京,享年96岁。
|
|
|
|
|
|
|
作者:
116.54.91.* 发帖时间:2010/10/16 15:58:02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严姓史考 严姓源于什么时代,其实已经无法确切的考证,据有史记载,严姓渊源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庄王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庄姓为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属于以谥号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东汉时期,庄姓一族人为了避汉明帝刘庄名字之讳,故下令所有庄姓皆改他姓,一部分人改为严氏。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氏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无怪乎汉朝的庄光和庄忌这些人会心安理得地改姓为严,因为姓严与姓庄就血缘上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分别。 严氏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严忌之姓严,亦为逝世后之事。严氏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氏的得姓始祖。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姓原来是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第三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战国时秦国严君疾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秦国有上大夫严君疾,受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荥经),便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古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姓考》记载,古代时有严国,其国人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丁零人,丁零人有以严为氏。 据史籍《晋书》记载,后燕慕容盛执政时期,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其后人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彝族、土族、锡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严氏。 |
|
|
|
|
|
|
|
|
|
|
|
|
|
|
|
|
|
严姓史考 严姓源于什么时代,其实已经无法确切的考证,据有史记载,严姓渊源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庄王之后,属于以谥号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芈姓,楚庄王支孙,以谥为姓。”而芈姓又可追溯到黄帝后裔颛顼帝。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庄姓为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姓严,属于以谥号改姓为氏。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东汉时期,庄姓一族人为了避汉明帝刘庄名字之讳,故下令所有庄姓皆改他姓,一部分人改为严氏。到魏晋时期,姓严的人中,有一部分又恢复了原来的庄姓。这样,就出现了庄、严氏并存于世的情况。故有“庄、严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说。无怪乎汉朝的庄光和庄忌这些人会心安理得地改姓为严,因为姓严与姓庄就血缘上来说,实际上没有什么分别。 严氏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严忌之姓严,亦为逝世后之事。严氏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氏的得姓始祖。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中国姓氏寻根》一书也说“严是庄姓所改”并说“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姓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姓原来是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 第三个渊源:源于赢姓,出自战国时秦国严君疾之后,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秦国有上大夫严君疾,受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荥经),便以邑为氏,故称为严君疾,其子孙遂世代相传姓严,称为严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古严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姓考》记载,古代时有严国,其国人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源于丁零人,丁零人有以严为氏。 据史籍《晋书》记载,后燕慕容盛执政时期,丁零人有以严为氏者,其后人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满族、彝族、土族、锡伯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均有严氏。 |
|
|
|
|
|
|
作者:
116.54.91.* 发帖时间:2010/10/16 17:23:37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得姓始祖: 严忌,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逝世后之事。严氏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氏的得姓始祖。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 迁徙分布: 严氏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严氏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氏足迹。魏晋时,北方严氏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氏最旺,严氏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可见,此期北方严氏发展之盛况。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氏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氏渐沉寂,而南方严氏日益出锋露鞘。 唐朝以后,北方严氏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氏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朝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而南方严氏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为邵武人(今福建邵武),世称“三严”。 明清时期,严氏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氏居民。明朝,有山西籍严氏由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间,严氏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 今日严氏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严氏比之全国汉族严氏人口逾半。严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约二百二十五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4%。 |
|
|
|
|
|
|
作者:
116.54.91.* 发帖时间:2010/10/16 17:27:09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严姓始祖及严姓分布
|
|
|
|
|
|
|
作者:
116.54.91.* 发帖时间:2010/10/16 17:29:41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得姓始祖: 严忌,本庄姓,为西汉名满四海的大学者、词赋家,后人称“严夫子”。其著述甚丰,有辞赋二十四篇,但流传至今仅剩《哀时命》一篇,为哀伤屈原之作。史载,东汉时,因有明帝刘庄,故下令庄姓改他姓(古制皇帝名字非臣民所能用)。严忌之姓严,亦为逝世后之事。严氏族人因尊严忌声誉,奉其为严氏的得姓始祖。据严氏族谱载:“严氏系出颛顼之后,以楚庄王的谥号为姓”,“稽我光祖子陵,其先世本姓,嗣改为庄,盖楚庄王之后裔也。后因避汉明帝刘庄之名讳,改庄为严,遂以严为姓。” 迁徙分布: 严氏主要由庄姓改姓而来,故一开始就分布广泛。 据史书记载,东汉时期,严氏多居山东、湖北、安徽、浙江一带。另四川、云南、贵州一带亦有严氏足迹。魏晋时,北方严氏多居于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北方地区,其中以陕西、甘肃严氏最旺,严氏发展史上的三大郡望:天水郡、冯翊郡、华阴郡皆出此二地。可见,此期北方严氏发展之盛况。但随着后世战乱,更朝换代,进而导致严氏多南迁等原因,中原严氏渐沉寂,而南方严氏日益出锋露鞘。 唐朝以后,北方严氏虽经战乱,发展受到压制但还是有严氏名人凤毛麟角于史册,如唐朝太府卿严挺之,出华阴(今陕西华县)。而南方严氏名人此起彼伏,宋时有严仁、严羽、严参,均为邵武人(今福建邵武),世称“三严”。 明清时期,严氏多居于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线。另云南、广东等地亦有为数较少的严氏居民。明朝,有山西籍严氏由大槐树迁河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清康熙年间,严氏始有从福建、广东等地渡海入台者,雍正和乾隆年间,入台者数量渐增,多居台北、苗栗、南投等地。 今日严氏尤以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居多,上述三省严氏比之全国汉族严氏人口逾半。严氏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一十二位的姓氏,人口约二百二十五万余,占全国人口的0.14%。 |
|
|
|
|
|
|
|
|
|
|
|
|
|
|
|
|
|
源流序 此文载於黄梅县龙感湖严家大墩 所修富春堂《 严氏 宗 谱 》,现录于此供我族人参考。咸丰:严峻录入 严氏由来旧矣,系出楚庄王次子,原公赞襄国政,因父谥庄,遂以庄为姓,曰庄氏。夷考其裔,瓜瓞绵绵,上论其爵位,世世而显,承智凤箕,四公姑无论及。矫公大有才识,当略定滇池,会秦击楚威声,威振一时焉。下此美 、、 槐二公隐而未见,至于辛公,臣楚襄王,秉政不阿,当作幸臣论,以讽王真哉,辛公寥寥无几。若子斌、应训、文林策诸公似无事迹。迨至汉代,人物称隆,忌公以词赋受知於渠王,名重当时,与东方朔、朱习臣、司马相如并称才士。暨旸公官拜廷尉 。 云亭官任山阳,济公任祭酒博士,福公任尚书左右。若执仁、居显、守漳三公则皆任官矣。至景公官廷尉,因平帝加封王莽九锡, 公 遂隐於严州府桐庐县富春山生光公。子陵初与光武同学,及帝及位,公遂披羊裘钓於富春山泽中,帝备安车元纁聘之,三返而至,帝即封公为谏议大夫 不受 。代际明帝,庙讳字庄,时翰公任渔阳易庄氏而严氏, 於 是乎昉且世德相承,自汉迄明,先后辉映,千於年间,皆望族也。自汉光武壬寅及献帝己亥年间有七传,曰孔立、曰庭玉、曰善继、曰伯伦、曰日清、曰天秀、、曰德甫,此皆大汉卓卓之严族也。及蜀汉之美质,晋之朝佐,退之瑜逸,宋之用昭,慕贤良之敏行。陈之文弼、振珂,隋之定宽,或为儒士哉,为隐士哉,升司马第哉,官教授师哉,任五经博士哉 。 号浪仓散人而严氏皆有人也,此皆六朝卓卓严族也。 |
|
|
|
|
|
|
作者:
116.54.91.* 发帖时间:2010/10/16 17:34:32 |
举报 | 回复
|
|
|
|
|
|
共 7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