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12月10日 宓姓的由来 宓姓出自伏羲氏。上古时的伏羲,是有名的氏族部落首领。他的部落很强盛,生产方式很先进,而且文化水平很高。传说八卦就是伏羲氏创造的,此外还有伏羲造字的传说。在古代,宓姓和伏姓是通用的,所以伏羲又叫宓羲。春秋时候孔子的弟子伏不齐也叫宓不齐。所以伏羲的后代有以宓为姓的,是今天宓姓的起源。 宓不齐,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贱,孔子学生。他曾任单父(今山东单县南)宰。他与漆雕开等人同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他的著作《宓子》现已佚。
[宓氏属地]
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百家姓》注居平昌郡,今山东安丘县西南。 [宓氏来历] 宓(mì)姓极为罕见。在我国古代,伏、处、宓三个姓氏,一直是相通的。《颜氏家训》云:“《帝王世纪》,伏羲,或谓之宓栖,宓当作处,传写之讹,处子贱即处羲之后,俗字亦为宓,是知处与伏,古字通用,后误以为宓。按,宓与处,古音各异,凡处栖、处子贱来宓,而合宓、处为一字者,皆为字讹。唯今姓氏通作宓,相沿已久,故书亦从之。” 另,孔子有弟子宓不齐,其后代子孙以宓为姓,称宓氏。 慈溪的由来 春秋时属越,秦代设县,古称“句章”,至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分鄮县始称慈溪,溪县治西屿乡(民国时称孝中镇,今宁波慈城镇)。因治南有溪,东汉董黯“母慈子孝”传说而得名。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慈溪县印,恐为歹徒所得,诏更铸,改溪从谷,遂改慈溪为慈溪,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按一:738年(开元二十六年)时全国设15道,各道设采访使,越州隶于江南东道。8月3日(七月十三日),江南东道采访使齐澣奏准,分越州立明州,首任刺史秦舜昌。明州始与越州分离,同隶江南东道,析鄮县为鄮、奉化、慈溪、翁山(今定海)4县,隶于明州,州治、鄮县治均设于小溪。齐澣又召集润州(今镇江市)流民500户,安置于明州州治营生。是年,明州户42027,口207032,此为最早的户口记载。是年,明州学随州立于小溪。鄮县建开元宫道观,为宁波最早道观。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避“明”国号讳,改明州府为宁波府。 按二:县名据《延佑四明志》(元延佑1314-1320年)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东汉董黯,句章人,以孝闻。母病思饮大隐溪水,黯不避寒暑,日跋涉以致。后迁家溪畔,侍母更勤,母病竟愈。人仰其德,咸称该溪为慈溪。唐开元邑始建县时,遂名曰慈溪。”
|
|
|
|
|
|
|
作者:
宓政浩 发帖时间:2008/12/10 21:03:40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