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诗经》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东到山东,南到江汉流域。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即可分成风、雅、颂三类: “风”即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所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 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拙,诗味不多。
《诗经》形式多样,包括:史诗、讽刺诗、叙述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