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蒋子龙,河北沧县人。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主席团委员,第五届副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蛇神》、《子午流星》,《蒋子龙选集》(3卷),中篇小说《锅碗瓢盆交响曲》,短篇小说《三个起重工》,《蒋子龙文集》(8卷)等。 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分别获1979年、1980年、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分别获1980年、1982年、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
|
|
|
|
|
|
|
|
|
|
|
|
|
|
|
|
蒋子龙的写作风格是在创作中完善了一种思想体系,对生活有着自身独到的体会,善于从某种事件中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把自己与众不同的感受通过作品传导给读者。他曾创作出社会时代所特有的、意义深刻的人物形象。
《乔厂长上任记》已被公认为新时期中国文学的一个里程碑。蒋子龙认为,没有创作就没有作家。《乔厂长上任记》是一种厚积薄发。他的《人气》、《空洞》等长篇也是如此。他写《空洞》,也是先有了生活的积累,有了触动才想到去写。真正的内容来自于生活的体悟、观察、糅合。他坦言,长篇写作要找源头,靠采访和积累。他的积累方式是“永远都在观察”,他幽默地说:“连头发梢和脚后跟都在观察。”他的潜心积累是随时随地的,想到某些闪现灵感的转瞬即逝的事情就立刻寻找纸笔记下来,记录可以加深记忆。蒋子龙的作品风格总在追求新意。他说创造模式是作家的幸运。他希望自己的风格有厚重感,也能有机智幽默的一面。 |
|
|
|
|
|
|
|
|
|
|
|
|
|
|
|
|
|
1965年发表短篇小说《新站长》。上世纪70年代初发表《三个起重工》、《进攻的性格》等10余个短篇。 1976年发表小说《机电局长的一天》,受到读者欢迎。 1979年因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而蜚声文坛。 短篇《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 中篇《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燕赵悲歌》,《锅碗瓢盆交响曲》,《蒋子龙文集》(8卷)等。 长篇《蛇神》、《子午流星》,《蒋子龙选集》(3卷)等。 出版有《蒋子龙中篇小说集》、《蒋子龙短篇小说集》等。 |
|
|
|
|
|
|
|
|
|
|
|
|
|
|
|
|
|
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短篇小说《拜年》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开拓者》1980年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赤橙黄绿青蓝紫》1982年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中篇小说《燕赵悲歌》获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
|
|
|
|
|
|
作者:
117.39.36.* 发帖时间:2009/10/12 17:22:45 |
举报 | 回复
|
|
|
|
|
|
|
|
|
|
|
|
|
他早期创作致力于改革者形象的塑造。他以雄放刚健的风格,把改革者的个性心理、精神风貌以及他们为现代化建设进行的可歌可泣的奋斗表现得极具感染力。乔光朴、车蓬宽、牛宏、武耕新等强者群像在他的小说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阴错阳差》开始,他把思考视点投入到人物性格与历史文化的碰撞上,力图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表现人的心理奥秘,从而描绘出一个立体的全景社会,显示出强烈的批判性意向,笔墨愈见沉着老辣。
《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于1979年,被誉为开“改革文学”风气之先的佳作,也是其成名作、代表作。 |
|
|
|
|
|
|
|
|
|
|
共 4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