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现代作家李劼人,一八九一年生,四川成都人。一九三六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成都,李劼人从城内疏散到郊外沙河堡乡间,后在一菱角堰边建筑了自己以黄泥筑墙、麦草为顶的栖身之所,他在门楣上还题了“菱窠”匾额。菱是一种生在池沼中,根扎在泥土里的草本植物;窠即鸟虫的巢。作家将自己的家以“菱窠”名之,颇有竹篱野舍的逸趣,或许也蕴涵了这位被誉为乡土小说作家植根民间的文学理想。一九五九年,李劼人用稿费将故居翻建成今天这个一正一厢带阁楼的样子。他在此一共生活了二十四年,直至一九六二年去世。其间,他创作了反映解放前夕畸形经济和畸形人性的长篇小说《天魔舞》,修改重版了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它们以成都为背景,真实而深刻地描写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前后二十年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历史巨变。一九八六年十月,巴金重访“菱窠”,他曾感喟道,要保护好李劼人的故居,因为,“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要让今天的旅游者知道成都有过这样一位大作家。” 李劼人故居 在成都市东郊上沙河堡。因其屋傍“菱角”堰塘而建,李劼人题名为“菱窠”。李劼人(1891-1962),四川华阳(今成都)人,作家、文学翻译家。故居始建于1939年,主屋原为一楼一底的悬山式草顶土木建筑,1960年改为瓦顶,木柱改成砖柱,并将二层升高。1983年经全面维修。占地约3亩,主屋及附属建筑面积共约2000平方米。庭院中有溪水、曲径及屋主生前手植果树花木多株。 现在他的故居就在川师北大门边上。 |
|
|
|
|
|
|
|
|
|
|
|
|
|
|
|
|
|
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及《大波》。其作品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十几年间四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革,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
翻译作品:莫泊桑《人心》、都德《小东西》、福楼拜《马丹波娃利》、法莱士《文明人》、 罗曼·罗兰《彼得与露西》。 |
|
|
|
|
|
|
|
|
|
|
|
|
|
|
|
|
|
从1921至1949年,李劼人翻译法国长、短篇小说和剧本20余种。主要有:莫泊桑《人心》,都德《小东西》、《达哈士孔的狒狒》,卜勒浮斯特(普鲁斯特)《妇人书简》,福楼拜《马丹波娃利》、《萨朗波》,埃德蒙·德·龚古尔《女郎爱里莎》,法莱士《文明人》,维克多·马尔格里特《单身姑娘》,罗曼·罗兰《彼得与露西》,左拉《梦》(与他人合译)等。 |
|
|
|
|
|
|
|
|
|
|
共 2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