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坂,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与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台湾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小说集
《晓云》:讲述了一个有美丽名字的少女晓云,却步上母亲爱情悲剧的后尘,成为介入他人家庭的第三者……《晓云》是一篇长篇小说,叙述一个高中毕业的年轻女孩晓云,对于爱情的憧憬。当她做家教时,与家教的男主人谈恋爱,却因此历经了人间悲欢。 《城南旧事》:是一本小说集,包括“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儿打滚”、“爸爸的花儿落了”,讲述作家童年时的生活往事。 《金鲤鱼的百裥裙》:上世纪20年代的妇女面临新旧交替的年代,作家以“青铜十女子”为蓝本,写下一连串当时妇女面对婚姻的彷徨与无奈。 《婚姻的故事》:由五篇中篇小说组合而成。作家以这些20年代女子面对婚姻的彷徨与无奈为蓝本,写出她自己的爱情婚姻观。 《绿藻与咸蛋》:是一本短篇小说集,里面选录了“绿藻与咸蛋”、“标会”等13篇短篇小说,多是林海音搬到台湾后的生活小品。 《冬青树》: 是其第一本文集,整个收录的文集,主要为作家针对家庭、伦理、婚姻、儿教等有感而发的作品。
散文集
《我的京味儿回忆录》: 讲述北京城里许多古老的习俗、食物,也讲述林海音年轻时在北平的生活,可以和《城南旧事》一同阅读,让年轻一辈的读者认识老北京。 《写在风中》: 生动的画面,记录了小我的生命轨迹,也反映时代转折的历史侧面。 《剪影话文坛》: 主要是作家写她当联合报副刊主编时,与当时一些文坛年轻的后辈交往情形,如今这些人也都各有成就,附上照片映照古今,格外有趣。 《作客美国》: 是散文集,以她去美国考察、采访四个月的经过为主题,内容有美国妇女的生活、儿童文学在美国,以及中国作家在美国。 《春声已远》: 是作家丰富人生阅历的结晶,书写朋友特殊遭遇以及醇厚情谊;不止忆往,更是史料。 《芸窗夜读》:主要收录作家曾经写过的序文,或者是她自己读书的读后感,是她分享爱书同好的私房阅读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1956年 第二届扶轮社文学奖 1985年 《剪影话文坛》获选1984年台湾最具影响力的十本书 1990年 主编的《何凡文集》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 1994年 第二届“向资深华文作家致敬奖” 1998年 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颁赠“终身成就奖” 1999年 第二届五四奖“文学贡献奖” 1999年 《城南旧事》德文版荣获瑞士“蓝眼镜蛇奖” 2000年 中国文艺协会颁赠“荣誉文艺奖章” 2000年《城南旧事》获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排行榜” 2001年 获颁世新大学“终身成就奖” |
|
|
|
|
|
|
|
|
|
|
共 1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