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国人民解放军赖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赖传珠上将 赖传珠(1910-1965),别名赖鹏英。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支队政治委员,第3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12师参谋长,第30团、31团政治委员,红五军团第13军政治部秘书长,第37师政治委员,红五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第13师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第二师五团政治委员,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副部长、代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参谋处处长,江北指挥部参谋长,新四军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3军政治委员,第15兵团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13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因病在沈阳逝世,终年55岁。 赖毅中将 赖毅(1903-1989),原名赖玉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参加本地工农革命运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当兵。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班长、排长,中国工农红军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副官,红12军第一纵队司令部副官主任,教导队政治委员,红五军团团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总金库主任,福建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军委直属队总支部书记,警卫营政治委员,军委直属政治处副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后方留守处主任,军委副官处处长,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八路军第四纵队六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11旅兼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和中共地委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第七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华东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苏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是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4月26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86岁。 赖达元少将 赖达元(1917-——),江西省石城县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团政治处宣传员、卫生队指导员,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新4旅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10团政治处代主任,第11团政治处主任,新4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冀南军区骑兵团政治处 主任,第26团政治委员,大名县大队政治委员,第23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4旅12团政治委员、团长兼政治委员,补训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10军28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宜宾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川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副部长、空军第12航校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雷达兵部副政治委员,民航总局政治部主任,1973年任民航总局副政治委员,后任南京市副市长、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赖光勋少将 赖光勋(1914-2003),福建省永定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彭(湃)杨(殷)步兵学校战士、青年队队长,红军总司令部第一局测绘队队长、测绘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测绘员,红军大学主任教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中队长,太行抗大第一分校支队参谋长、支队长、主任教员、六大队大队长,抗大总校军教科科长、第三大队大队长等职。战斗在军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一线,历经了抗大从组建到结束的全过程,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精心做好培养干部工作,培养和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指挥人才和业务骨干。1945年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候补代表。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6纵队17旅参谋长,第16旅参谋长、副旅长,第二野战军第12军34师副师长,第35师副师长等职。参加了陇海、汤阴、兰封、定陶、南阳、襄樊、鲁西南和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任第11军32师师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1军32师师长,第16军副军长,参加了1953年春季反登陆战役准备、夏季进攻战役和金城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军副军长,就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科和高级速成系,1957年毕业,任军事学院军事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部长,军事学院合成军队指挥系一部主任,军事科学院战史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部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司令部参谋长,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等职,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维护军政军民团结,加强与兄弟民族的团结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出了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1月25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9岁。 赖春风少将 赖春风(1913-1993),江西省宁冈县人。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东南独立师3团时,参加过三打永阳镇战斗。第一次攻打永阳镇,是张云逸、滕代远指挥红7军、红20军和湘东南独立师作战,击溃敌军一个旅,占领永阳镇。第二次攻打永阳镇,是湘东南独立师师长刘沛云指挥,出动赖春风所在团,消灭敌军一个连。第直次攻打永阳镇,也是湘东南独立师师长刘沛云指挥,消灭敌军一个团 ,俘敌近千人。1934年任红6军团18师53团1连连长,攻打沙市,53团负责打援,一个团挡住了两个旅的进攻。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营长、军分区参谋长,跟随王震南下,任南下支队第3大队参谋长,中原军区独立3团团长,参加了中原突围,后任西北民主联军1纵副司令员,中原军区1纵参谋长,第14旅副旅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长春军事师范学校校长,毕业于南京军事学院。1954年到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4军参谋长。回国后,任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1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80岁。 赖际发:福建省人,早年参加革命,任红军政委、八路军旅政委。建国后,历任国家建委副主任、政协常委、中央委员等职。 赖金彪烈士 赖金彪(1906-1935),广东省大埔县人。出身于破产地主家庭。1929年带1个班的团兵起义,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闽东工农游击第7支队的创建者,革命烈士。 1931年入彭(湃)杨(殷)陆军学校第二期学习,毕业后升任连长。1933年5月受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遣到闽东,加强闽东党的军事领导力量。6月在寿宁赤陵洋成立了寿宁县革命委员会,任军事委员。随后经过组织训练,在龟岭成立了闽东工农游击第7支队,任支队长。1934年2月10日,第7支队奉命改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团第16连,被任命为连长。1934年春,国民党反动当局调集军队伙同反动民团、大刀会对闽东革命进行疯狂反扑。为了击败敌人的进攻,红16连肩负福安中心县委的重托,开始了转战闽东各县的战斗征程。4月初,16连在寿宁院洋之战取得胜利后,奉命改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团第3营,任营长。6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立。8月1日被任命为红2团团长。9月底,红2团与红13团在宁德支提山华藏寺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任副师长兼1团团长。独立师一成立,即投入保卫秋收、保卫苏区、开辟新区的战斗。10月,国民党调集5、6个师近10万兵力开始对闽东苏区进行全面大规模的“清剿”,闽东党和红军身陷重围。1935年1月中旬,中共闽东特委在福安洋面山召开紧急会议,研讨破敌对策。会议最后决定采纳赖金彪等人的正确主张:变苏区为游击区,主力红军一旦给予敌人打击后,即撤出中心苏区,转入游击战争。 1935年3月1日,为了主力红军能够安全转移,率部在安德边界茶岭一带与国民党顾宏扬兵团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时年29岁。敌人残忍地割下首级,上报敌“剿匪”绥靖司令部,将遗体抛弃荒野。至今,烈士的遗骸人们仍不知所踪,但英名却永远铭记在闽东人民心中。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