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
|
|
|
|
第一类为美学类,包括:《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等。《美的历程》是对中国数千年的文学艺术所作的纲领性的宏观美学把握,提出了诸如“龙飞凤舞”、“狞厉的美”、“儒道互补”、“人的主题”、“市民文艺”等重要的哲学观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具有深刻意义;《华夏美学》则从传统理论出发,认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美学构成了华夏文化的主流,并且深入探讨了华夏文化强调理欲交融的非酒神性特征;《美学四讲》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论著,他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话语,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建构起作者本人的人类学本体论哲学,回应了国外各派哲学美学思想。
第二类著作为哲学类,包括:《批判哲学的批判》、《我的哲学提纲》等两种哲学著作。
第三类为思想史类,主要有:《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三种思想史论著作。
总之,李泽厚先生在美学、哲学和思想史研究诸方面进行其深化和拓展,他的有关“主体性”的理论和“心理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学术概念,对于我国的文化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新时期美学,文学理论的更新和突破,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界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 |
|
|
|
|
|
|
|
|
|
|
|
|
|
|
|
|
|
著作要目
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1958年出版 美学论集 、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1979年出版 美的历程1981年出版 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与刘纲纪合作)1984年出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1985年出版 走我自己的路 1986年出版 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与刘纲纪合作)1987年出版)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1987年出版 华夏美学、美学四讲 1989年出版 世纪新梦 、论语今读1998年出版 己卯五说1999年出版 |
|
|
|
|
|
|
|
|
|
|
共 1 条回复,当前第 1/1 页,每页 20 条
[1] |
|
|
|